【平安校园】防拐防骗,学会说“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社会上幼儿被冒领、绑架、拐骗、走失等事件时有发生,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应对日新月异的拐骗手段,无锡市古运河实验幼儿园小班于近期开展了一场“真刀真枪”的防拐骗演练活动。
让我们一起重返现场,亲眼见证吧......演练活动进行前,我们邀请了孩子们不熟悉的老师扮演“骗子”的角色,并共同商定演练方案,包括创设各种场景,准备好玩的玩具、白色防护服等。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还提前对孩子进行了安全教育,帮助孩子了解和掌握一些与陌生人相处的方法,让孩子知道如何应对可能遇到的危险。演练活动开始啦,“骗子”们各有各的新花招花,核酸检测、情景创设、玩具诱惑...骗子们的花招真是多种多样,层出不穷,使用各种花言巧语诱惑着小朋友跟他走,渐渐地,一个、两个、三个,善良、天真的孩子成功被“骗”走了。当然,也有小朋友抵制住了诱惑,对陌生人的说辞坚决说“不”,真棒!演练结束,各班教师以及扮演“骗子”的教师们将被拐骗的孩子安全地带回了教室,逐一进行了安抚和心理疏导,并对所有小朋友再次进行了防拐骗的安全教育,同时也表扬了那些安全意识较强的小朋友。
家长如何防止孩子被拐: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警惕,不能让孩子离开家长视线范围。不要将孩子单独留在家中或店铺里,不要把孩子交给陌生人看管或带走。教会孩子背诵家庭成员姓名和电话号码等家庭信息,对孩子进行防拐教育,使其掌握防拐技能。教孩子辨认警察、军人等穿制服的 人员,教育孩子一旦走失,马上找穿制服的人求助。外出时给孩子穿颜色鲜艳的衣服,便于寻找。在社交媒体上要注意保护孩子的隐私,不随意透漏家庭信息
小朋友们要记住:对待陌生人要有礼貌,但不能轻易相信他们的话。不接受陌生人相约、求助的邀请;不接受陌生人的食品、物品;陌生人要去你家时,你不能带路;不能随意告诉陌生人家庭信息。当独自在家时,不要给陌生人开门,要明确告诉对方:“请等我爸爸、妈妈在家时再来。”即便不是陌生人,爸爸妈妈事前没有交代也不能开门。与父母外出走散了,应该向警察、保安等穿制服人员求助,或向银行、超市、商场里的工作人员求助与父母联系,避免跟陌生人去找家长。
安全教育从小抓起,时刻不能放松警惕;让我们一起做好安全教育,为孩子筑起安全意识的防护墙,守护我们的宝贝平安、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