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宝贝,上幼儿园啦!你准备好了吗?
宝贝,上幼儿园啦!你准备好了吗?
新学期开学在即,小班的宝贝们马上要上幼儿园啦!爸爸妈妈们是不是正在烦恼要做些什么准备呢?别急,我们古运河实验幼儿园的全体教职员工也在积极为迎接孩子们的到来做着各项准备工作,为了让您的孩子能够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特地给爸爸妈妈们支支招,同时也给予爸爸妈妈一些温馨提示,希望我们家园一致让孩子跨出人生的美好第一步:
一、物质准备:
1.为孩子准备1~2套备用衣裤,放在袋子中写上名字,以便孩子发生突发情况后更换。
2.虽然现在已经立秋,但温度还是较高,孩子户外活动之后可能会出很多汗,建议家长多为孩子备条干净柔软的小毛巾,让我们老师来帮助孩子垫在他们的背上及时吸干汗水。
3.为了让孩子能正常而且安全地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要求家长每天为幼儿准备软底运动鞋,家长需要注意的是,考虑到小班孩子的实际能力,不要准备需要系带的鞋子,最好是搭扣或者是松紧带的。
4.幼儿园的棉被、床上用品,30日来园报到时请带回家,可以绣上孩子的名字或做好其他标记,并且帮孩子清洗、晾晒好。
5.可以带一到两样孩子特别依赖或喜欢的小玩具、小玩偶等,手里拿着自己熟悉的东西,孩子会有一定的安全感。也可以跟其他孩子进行分享,缓解入园的焦虑哦!
6.准备几张孩子的照片,这些照片,老师们会贴在幼儿园的学具柜、座位、茶杯位、毛巾位等地方,帮助孩子尽快找到自己的个人物品。准备一张全家福,老师会布置到环境中,缓解孩子初入新环境的紧张情绪,帮助孩子产生安全感。
二、心理准备
语言引导,解决孩子内心焦虑,熟记十忌很重要:
一忌一味妥协,今天不送,明天送。
这是目前幼儿园新生入园最普遍存在的问题。家长因为心疼孩子哭,而一味推迟上幼儿园的时间。孩子哭了,家长很心疼,却还存在侥幸的心理:也许明天,他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呢!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只要坚持,就有可能不用去幼儿园,那么当你再次送园的时候,孩子的哭闹会更加变本加厉。
二忌送两天,歇一天。
有的孩子刚入园时,哭闹比较严重,吃饭也不如在家多,容易上火。家长感到很心疼,便想送上几天,在家里休息上一天,给孩子调理调理。其实这样的想法是存在误区的,当孩子在家里休息一天后,再来幼儿园会感到更加陌生,特别是对于新入园的孩子来说,还没有建立起与老师之间的依恋感情,送送停停会让孩子的适应过程事倍功半。坚持送园,对孩子的适应至关重要。
三忌孩子哭,我也哭。
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宝贝,又见到自己的宝贝哭闹厉害,家长的心疼也在情理之中。可是家长对孩子的情绪感染实在太强了,家长陪着孩子哭的情况在幼儿园的新生入园接待中司空见惯,造成孩子们错认为家长不要他们了,让他们认为上幼儿园不管对于他们自己,还是父母都是非常痛苦的事,加剧孩子的分离焦虑,不利于孩子的适应。
四忌“我在外面等着你!”“我去给你买好吃的,这就回来!”
在祖辈送园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孩子一张嘴要哭,马上对孩子说:“我不走,奶奶在外面等着你哈!”这种说法可能暂时有效,可是当孩子发现自己上当后,他会感觉到非常不安,因为他不知道奶奶到底去哪儿了,这让他们没有了安全感。
五忌“别哭,我第一个来接你!”
许多家长会这样许诺孩子,当孩子哭着对你说:“妈妈第一个来接我!”你忍心拒绝孩子吗?于是好多家长随口承诺:“好,妈妈第一个来接你!”如果你真能做到,我们当然并不反对这种方式,可是那么多家长,您能保证您是第一个吗?如果不能,请不要这样回应孩子,请换一种方式回应孩子:“妈妈会早来接你!”“妈妈四点来接你!”如果轻易的承诺没有兑现,很容易让孩子觉得家长说话不算数,那么家长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就大打折扣了。而且孩子一旦知道自己的家长欺骗了自己,会推理到其它,那么家长会不会来接他?孩子便没有把握了。
六忌“再哭,再哭了就不接你了!”
这是家长气头上的急话,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停止哭泣,可是孩子往往越哭越厉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孩子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孩子理解的就是你不来接他了,这种负面效应会让孩子觉得恐惧,恐惧幼儿园,恐惧老师,更恐惧分离焦虑。
七忌“孩子哭了,我多和孩子呆一会就好了!”
许多家长都是抱着这样的心理来的,他们觉得只要自己和孩子多呆一会,就一定能够使孩子愉快地跟家长说再见。然而,往往事与愿违。家长的多呆一会儿,只会让孩子的适应时间拉长,让孩子的哭闹和分离焦虑时间拉长。而家长毕竟是要离开,孩子还是要独自去面对,尝试着去适应。
八忌“不许哭!”
诚然,每个家长都不愿听到自己孩子哭泣,即使心里能够接受,却也不能接受孩子在自己的眼前掉眼泪。其实,面对分离焦虑,孩子选择以哭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感情,是正常的表达方式,压抑孩子哭,以强制手段迫使孩子不哭,是不利于孩子心理成长的。
九忌窗子外面看一看
家长送完孩子后,难免会不放心,于是有的家长趴在窗外看看孩子是不是能适应,可是如果一旦让孩子发现,孩子的哭闹会变本加厉。
十忌“有小朋友打你吗?”“老师凶你吗?”
家长对孩子的关切溢于言表,可要知道,这样的负暗示只会让孩子更加恐惧幼儿园的生活,不自觉地建立起幼儿园不好、小朋友打我、老师凶我之类的联想。这当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我们可以这样问孩子:“今天你认识哪个小朋友了?”“老师表扬你了吗?”帮助幼儿回忆幼儿园一天的美好时光,建立对幼儿园的美好情感。
三、生活习惯及技能准备
1.锻炼孩子通过表达寻求帮助的能力:
让孩子学一些日常生活用语,使孩子能较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愿:
当感到口渴时,要说:“老师,我想喝水。”
当有尿意、便意时、要说:“老师,我想上厕所。”
当不舒服时,要说:“老师,我难受。”
让孩子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勇敢表达出来。
2.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认识自己的衣服、鞋子,学习穿脱鞋袜及简单的衣物。
学会自己吃饭,并养成良好就餐习惯。
学会用杯子喝水。
学会独立如厕,让孩子入园后更从容,过渡期更短。
3.适当的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
在家中,家长可以有意地按幼儿园作息时间安排宝宝的活动,帮宝宝建立适宜的进餐及午睡习惯。一般幼儿园的午睡安排在中午12点至下午2点半。早上入园时间为8点左右,晚间睡眠时间最好不要晚于9时。
四、报到时间:2017年8月30日
大班 上午8:30——9:30
小班 上午10:00——11:00
中班 下午13:00——14:00
五、结束语
入园适应是每个孩子必经的过程,一开始的哭闹是难免的。家长们应该做到的是和老师一起努力帮助孩子渡过这段时期,让孩子爱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