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工团讯】五四“青年”正当时,不负读书好时光
“生活里没有了书籍,就像没有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了书籍就像鸟儿折断了翅膀。”列宁也曾说过:“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又是一年五四青年节,五四“青年”正当时,不负读书好时光。5月4日,古运实幼团支部的青年教师们在线上开展了读书沙龙活动,开启了温暖读书时光,大家在分享的同时,打开灵动的思绪,在阅读中进行素养的积淀、思维的碰撞。
读到好书当然要跟大家分享,一个人的收获跟大家一起分享就是大家的收获,就像快乐一样,与别人分享快乐你总能又收获到一份快乐!一起聆听来自书的声音......
张冰雪老师
今天我分享的书是《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
幼儿园班级与环境是相辅相成的。一种是环境生成课程,即儿童在玩耍时生成课程。在此基础上,教师应为儿童创造与课程实现互动的环境。二是课程生成的环境。课程的开发只能根据特定的环境来进行,这需要环境的支撑,环境效应也会影响课程的质量。要根据课程的内容和目标,尽量把环境创造的每一个细节结合起来,根据环境创造过程中的目标和主题来思考,看看什么样的创造最合理,需要创造什么样的环境,讲究过程中的环境生成。对于建构性学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实现孩子与环境的互动,让孩子的经验在课程中发挥作用,更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也满足孩子的发展需求。如果环境的某一要素引起孩子的兴趣,老师也可以和孩子们来一起讨论这个问题。
孙逸文老师
《看得见儿童 找得到课程》一书告诉我们如何培养爱生活、会创造的儿童?陈鹤琴先生的方法论揭示了学与教的共同逻辑,即我们希望培养怎样的儿童,就要用怎样的方法去教儿童。只有爱生活的教师,才能培养爱生活的儿童;只有会创造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会创造的儿童。
夏菲老师
《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告诉我们:能够说,教师是除家长外,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最大的人。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黑”,古时候有孟母为了给儿子良好的生活环境三次搬家而居,这些都足以看出环境对人的影响力,尤其是幼儿年龄小,家庭、社会、幼儿园三方面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三观的塑造,所以在幼儿教育中,教师的作用就变得非常重要,而我们要作为“朱”,让幼儿在我们的身边变得“赤”,我们的一言一行对他们有着直接的影响。我们拥有了较高的素质,才能把正确的、积极的思想传递给幼儿,通过终身学习不断探索,丰富内心和精神的世界,让自己的“种子”生根发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用自己茂盛的枝叶为脚下的“小种子”遮风挡雨,让它们茁壮成长。
马媛媛老师
《爬上豆蔓看自己》这是一本充满感性色彩又令人深思的一线幼儿教师的教育日记。作者详尽地叙述了自己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以及对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的感悟与反思,将一个真实的自我呈现在大家面前。
“作为一个老师,爱孩子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给每个孩子公平和公正。只有了解孩子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才能理解孩子的行为,才能懂得宽容和等待。”这本书从我的理想教育生活、我的日常教育生活、我和孩子的沟通、交流、我在教学中的感悟、我和家长的爱心联系、我的读书和生活随感六部分向我们讲述了一位普通教师专业成长的点点滴滴,对生活、工作以及生命的感悟与体会。其中虽有彷徨、迷茫甚至抱怨,但这些情绪最终被无私细腻的爱所取代。
范雯琪老师
《教育的奇迹》这本书主要讲了教育的惊人作用,一些当代的人物以往是父母、教师眼中的"差等生"、"笨小孩"、"问题孩子"、"残疾孩子"等,可是,他们之后却成功了:牛顿--被人瞧不起的"差等生"、爱迪生--不受教师欢迎的"糊涂虫"、达尔文--爱"说谎"的"厌恶鬼"、爱因斯坦--连续考试不及格的"愚笨儿",这些不好的"头衔"根本没有影响他们成才。这是为什么显然,是教育在起作用。这让我从中悟到对每个孩子都要充满爱,赏识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此激励他们。对教师来说,没有什么比爱心更重要的。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需要具有伯乐的眼光,赏识每一个孩子,多给孩子一些宽容,让他们在教师爱的眼光中充满自信,健康地成长;或许我们真诚的爱会创造教育的奇迹呢!
许滢老师
有幸读了《善解童贞》这本书。起因是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遇到了关于性的问题。带着困惑,带着疑问,寻到了这本非常易懂的书。这本书丰富了自己对“性”的认识,也让自己对“性”这个字有了开放接纳的态度。原来“性”包含了性别、健康、生命、爱情和隐私多重含义,性不仅仅是隐私教育,还联结着生命、自我认知、幸福、责任、自我保护等。对于孩子的性教育也有了新的认知,原本以为按照实事求是的态度回答孩子关于性的问题就可以,书中告诉我们同一个问题针对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回答,如果回答超过了孩子发展阶段的认知就可能提前唤醒孩子对两性活动的探索。
2022年我们将迎来党的二十大,也将迎来建团100周年,本次活动,旨在促使我们的青年教师们品味书香、有所提升的同时,也进一步弘扬五四精神,引领广大团员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以实际行动诠释青年的意义。